網站消息

接受《澳門高等教育雜誌》訪問

人物專訪

全身投入 實現夢想
—訪說文輸入系統發明人及總建構師梁崇烈

《澳門高等教育雜誌》特約記者

為 了 追 尋 夢 想 放 棄 穩 定 高 薪 的 職 業 ,對 許 多 人 來 說 不 是 容 易 的 決 定 。但 說 文 輸 入 系 統 發 明 人 及 總 建構師梁崇烈當年毅然離開公職崗 位,全心投入開發說文輸入系統, 且 堅 持 了 十 多 年 ,這 份 執 著 和 毅 力,只為實現開發一套更完美和方 便的中文輸入系統的夢想。

毅然轉身追夢想
梁崇烈表示,當年赴台修讀國文, 回澳後任職中學國文教師,當時與 電腦完全沾不上邊,令他對電腦產 生興趣是電腦遊戲,當年在玩電腦 遊戲時,感嘆電腦的能‘人’所不 能,於是便開始自學電腦知識,及 後更決定赴美攻讀電腦碩士課程。 雖然其本科專業並非電腦,但因為 其提出計劃研究如何用電腦提升中 文的使用水平此創新構思,美國院 校便破格錄取他修讀碩士課程。

但可惜因種種原因,梁崇烈未能成 行 ,當 時 又 辭 去 了 國 文 教 師的職務,變成了待業人士。不過人生永 遠不知到下一個轉角會遇到甚麼, 在待業期間,梁崇烈以教授外國人 中文為業,之後獲邀考入澳門新成 立的資訊科技公司,數年後投考公 職,並曾任職多個政府部門。

於電腦公司及政府部門任職期間, 因工作需要梁崇烈需經常使用倉頡 輸入法打字,但該輸入法在拆字碼 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,尤其是與中 國人自小學習中文積累的知識相違 背。當時雖然曾尋找其他輸入法, 但 始終有缺點。至2000年,梁崇 烈立志以其對中文及電腦兩方面的 深厚認識,創立一套更完善的中文 輸入法。為達目標,梁崇烈以業餘 時 間 開 發 新 輸 入 法 程 式 ,經 過 近 一 年時間,終於 在2005年年底完 成“說文輸入系統”。

開發不易考耐性
梁崇烈表示,當年決定捨棄公職, 一方面是希望投入更多時間開發說文輸入系統,而且在公職已工作了很長時間,如果繼續做下去,日後更 沒有衝勁投入開發新系統工作,因 此決定離開公職,全面投入開發新 系統。說文輸入系統涉及編碼和編 程兩方面,近十萬條編碼要逐個進 行,工作枯燥,需要能夠忍受沉悶 的耐力和耐心。

在 編 程 方 面,梁 崇烈 表示,輸 入 法 程式要融入用戶常用的其他系統如 Word等配合,其中涉及操作系統的 深層結 構,但很多這 些系統結 構技 術都沒有公開,結果只能靠自己不斷 摸索和測試,有時嘗試了數天後又返 回原點,毫無進展。雖然難關重重, 但梁 崇烈仍繼續 堅持,因為人 生彈 指即過,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,自 己亦不甘心放棄,只好迎難而上。

持續完善不放棄
雖 然 說 文 輸 入 系 統 已可 以 投 入 應 用,但梁崇烈仍持續完善該系統。他 表示,沒可能 靠 該 輸入系統 賺很多 錢,而且賺 錢亦 不是 他致 力開發該 系統的主要動力,他的目標是要建立 一個輸入法系統可以讓人更快、更準 確、更好地表達所思所想。在推介說 文輸入系統的過程中,要向人們介紹 該系統的好處,亦要開發多媒體活動 教學讓人們學會使用,同時還要到各 處推廣該系統,如拜訪學校等,但要 說服人們學習一種尚未十分普及的 輸入法 並不 容 易,因此要令該 輸入 法成功普及,還需繼續努力。而且現 今較普及的電腦系統不止一個,因此 還需研究將說文輸入系統安裝在不 同電腦的解決方案。

說文輸入系統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 是“詞組”。其他輸入法也有一些詞組,但他們的詞組通常只有幾萬個, 且 要 靠人 力 編 碼,數 量有 限,結 果 用戶要 逐個字 打出來;說 文輸入系 統 則可由電 腦為詞組 編碼,所以 無 所不包,且詞組可以自動產生,再加 上該 輸入 法的取碼以象 形為主,即 使 遇 到不懂 打的字,猜 也可以猜出 來,令輸入法更容易使用。

梁崇烈這種為實現夢想不屈不撓的 堅毅精神確很令人佩服,子日:“君 子 疾 沒世而 名不 稱 焉”,他 認 為 這 裡的“名”不是虛名,而是對自己要有一 個 交 代,盡 力爭 取 成 功。在自 己控制範圍內的事情當然要盡力, 但超出自己控制範圍的事情亦要盡 力而為,不盡力怎知道一定不成功? 以他自己 為例,一直 以 來都是較 擅 長獨 個兒 埋 頭工作,不太善於群體 工作,但 要 取 得成 功,與 其 他 人 圓 融的合 作關係非常重 要,自覺亦因 為在這 方面做得 不夠好,在推廣說 文輸統方面便做得 不夠成 功。希望 澳門的年青人亦能 給他鼓 勵,共同 為中國 人 打 造 一 個“易 學 易用,高 效高速”的中文輸入系統而努力。

http://www.gaes.gov.mo/images/hemag/images/books/book20/pdf/32-33.pdf